国家三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
门诊预约电话:0532- 58977120
疫苗接种咨询热线:13006537790
关注我们
新浪微博
微信订阅号
心理健康
青岛市正阳心理医院 > 健康园地 > 心理健康 >

【先热身,再上跑道】聚焦“开学心理适用期”

2020-09-01 08:49:46 来源:青岛正阳心理医院

 千呼万唤中,

 

广大家长总算盼来了开学,

 

可熬过这个慢慢长假后,

 

我们又要担心孩子开学后的状态。

 

毕竟谁家没有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呢?

 

晚睡晚起作息乱,忧愁开学要早起,

 

线上学习消化差,焦虑复课心没底,

 

沉迷网络和手机,屏幕成瘾难舍离。

面对开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,孩子们难免作业拖延、注意涣散,甚至还会有些茫然有些“丧”!

 

于是,家长们不免开始新一轮的焦虑。

 

常言道,要上跑道先热身,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平稳度过这个“开学心理适应期”。

 

下面,我们就来认真聊聊,学生们面对开学时难以适应的点。

 

1、浓厚的防疫氛围

 

一些学生可能对疫情麻痹大意,认为开学了疫情的危机就不存在了,进而对学校提出的严格防疫措施产生抵触情绪。相反有些同学感受到校园里防疫氛围浓厚,看到隔离室、每日量体温,会产生莫名的恐慌,出现紧张、忧惧、躯体反应等。

 

2、快节奏的学习

 

超长“假期”,学生在家可能养成了晚睡懒起的生活习惯。复学后,学生要重新适应紧张忙碌的校园节奏,需要有一个自我调节适应的“心理缓冲期”,否则易出现失眠、精神压力过大、情绪崩溃等问题。

 

3、疫情带来的压力

 

疫情导致准毕业生的出国留学计划可能面临夭折,同时国内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,考研人数也将大大增加,对所有的准毕业生来讲都“太难了”。他们应该如何调节预期与现实的落差?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求职目标、调节求职心理?如何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,化“危”为“机”?

 

4、疏远的人际关系

 

疫情期间,同学们之间的联系减少,可能导致关系疏远甚至更容易引发误会。有些同学担心,如果看到舍友不注意个人防护,我会忍不住对他/她发脾气怎么办?特别是还有一些特殊情况。如来自武汉等曾经是高风险地区的同学、因疫情亲人去世的同学、因疫情导致家庭产生变故的同学等等。

 

处理好这些问题的关键是——提前调整好身心状态,让身体和心理都做足准备,下面是一些应对“开学心理适应期”的小妙招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哦!

 

1.作息时间的调整

 

规律的时间安排对于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有良好作用。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,保持适度运动,保证睡眠,开学前一两个礼拜是调整生物钟的最佳时期,逐步与在校作息时间一致。

 

2.遵守学校的各种防控措施

 

由于返校人流量大,学校采取分批返校措施。学校的防控措施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,我们应该接纳并主动配合学习所做的防控工作。配合时,要耐心等待,有序做事。在与他人的社交过程中,要保持适当距离,对自己和他人负责。

 

3.当担心被感染,出现焦虑、恐慌情绪时

 

“恐惧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,忧虑是因为我们有前行的目标。”目前还是防疫期间,我们依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,做好个人防护,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,出现紧张、焦虑、失眠等状况可以告诉家长、老师或同学朋友们,积极主动寻求帮助和心理支持。

 

4.重新制定目标和计划

 

学习时间紧、任务重、效率低时,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网课整理,做好返校后学习计划安排,以便尽快适应学习生活节奏。同时关注自己与任课老师、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交流,熟悉学科计划,将线上学习和校园生活融合起来。

 

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提高效率,如番茄工作法,即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,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,专注工作,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,直到番茄时钟响起,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(5分钟就行),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。番茄工作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,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。

 

版权所有 青岛市正阳心理医院 地址:青岛市城阳区艳阳路100、100-2号 交通指南>>
电话:0532- 58977120  监督投诉:0532- 68696869
院长信箱:qdzyyy@foxmail.com 备案号:鲁ICP备1803918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