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门诊预约电话:0532- 58977120
- 疫苗接种咨询热线:13006537790
“大夫,我感觉最近我的消化不好,总是吃不下饭,越来越瘦,您给看看,这是怎么回事儿?”
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,却发现此人消化系统并没有问题,成了不明原因的消瘦,病人开始担心:难道我患癌了?
于是,陷入了更大的担心中……
现在的研究发现,很多人身体上出现了问题,去医院检查并没有什么结果,并不是身体的问题,而是——
心病
抑郁会导致身体
所有系统产生症状!
患者中,遗传率高达30~50%
……
7月18日,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吕路线院长来到青岛正阳心理医院指导交流、会诊。
在一场名为《ICD-11心境障碍更新解读》的学术讲座中,吕院长的不少观点令人对抑郁症有了新的认识。
就抑郁症的问题,吕院长表示,如果患有抑郁症,身体各个系统,如——
免疫系统
神经内分泌
生殖系统
消化系统
心脑血管系统
……
都可能会表现出症状,就比如有患者日渐消瘦,查不出原因,其实这是“心病”。
我心情不好
↓↓↓
我身体不好
现在很多人对于精神问题还是羞于启齿,遮遮掩掩,比如跟别人交流起来,明明是精神出现了点问题,有点焦虑和抑郁,却不说“心情不好”,既不好意思说,同时又怕外界误解和嘲笑,容易让别人产生猜测,但谎称“身体不好”,这个理由则“正大光明”,还会引来别人的关心……
吕院长表示,心境障碍非常复杂,现在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认同抑郁对于身体机能的伤害,引发各种症状。所以如果一旦发现这种情况,不能讳疾忌医,心病还须心药医,需要到正规的心理医院求诊。
千呼万唤始出来——
ICD11发布
国际疾病分类(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,ICD)。是根据疾病的某些特征,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,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。
目前最新版本为ICD-11。(1893年第一版,10年一次修订, ICD-9 1975年,ICD-10 1994年日内瓦)。
对于ICD-11,吕院长表示:
●经过十余年的修订,2018年6月18日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了《国际疾病分类》第11版(ICD-11)
●ICD-11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。
●当前发布的版本为英文预览版,以便各国规划该版本的使用、筹备翻译工作和全国范围内针对医务工作者开展培训。
在ICD-11中,对心境障碍的症状划分等进行了重新界定(点击看大图)——
“ICD-11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医生进行诊断……”
其中,吕院长特别针对现实中的诊断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——
诊断标准一致性偏弱,不同的医生诊断结果会有差异,主观内容较多,客观内容太少,应该有个权威的统一的指标,将症状科学分类。
他还就多动症、抑郁发作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
“●多动症不是儿童的专利,儿童多动症可以一直延续到成年
●多动症也可以发生在成年人身上,不能说“儿童期疾病”
●多动症属于一种注意力缺陷。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,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。双相障碍如果符合注意力缺陷,多动,可以诊断为共病……
抑郁发作
◎在每天的大多数时间存在至少5条以下特征性症状,持续至少2周
◎其中至少一条症状源自情感症状群
◎对症状存在与否的判断应参考其对个体重要功能的影响程度
基本(必备)特征
1情感症状群
⑴ 抑郁心境,源自患者的自我体验(如情绪低落、悲伤)或他人观察(如流泪、外表颓废);儿童、青少年的抑郁心境可表现为易激惹
⑵ 兴趣及愉悦感明显减退,尤其是平时很喜欢的活动;愉快感减退也包括性欲减退
2认知-行为症状群
⑴ 面对任务时,集中注意和维持注意的能力下降,或明显的决断困难
⑵价值感下降或过分的、不适切的内疚感,后者可表现为妄想;如内疚感或自责仅仅指向抑郁状态本身,则该症状不成立
⑶对未来感到无望
⑷反复想到死亡(不只是对死亡的恐惧)、反复的自杀意念(有或没有特定计划),或有自杀未遂的证据
3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群
⑴ 显著的睡眠紊乱(入睡延迟、夜间醒觉次数增多、或早醒)或睡眠过多
⑵ 显著的食欲改变(减退或增加)或显著的体重改变(增加或下降)
⑶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
⑷ 精力减退,疲乏,或即使最低限度的活动也会出现明显的疲劳感
一场全世界医学新分类标准发布前的“吹风会”
一场精神医学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碰撞交流
一场“名医铸就名院”的又一个崭新的起飞……
当天,吕路线院长还被聘为青岛正阳心理医院客座教授兼远程会诊专家,助力青岛正阳心理医院更好、更快地发展。
名医进正阳
名医铸名院
7月份
还将有更多知名专家将走进正阳
■7月23日
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唐济生
主任医师、副院长
山东大学兼职教授
《山东精神医学》杂志副主编
现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务委员
山东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生导师
山东省医学会理事、山东省医学会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7月30日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王祖承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(上海第二医科大学)教授
博士研究生导师、获国务院特殊津贴
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会长
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会长
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名誉理事长
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
以学术交流促进学科、医院发展
同时正阳还将充分发挥医联体牵头单位的优势
邀请各社区、卫生中心医联体成员单位
到院聆听专家们授课
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专业水平
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专科医院的诊疗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