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门诊预约电话:0532- 58977120
- 疫苗接种咨询热线:13006537790
对于躁郁症,我们仍知之甚少。
当下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,大家经常是“谈郁惧色”。
但有个类似抑郁症,却比抑郁症更加可怕的心理疾病可能鲜为人知,那就是“躁郁症”。
它有个学名叫“双相情感障碍”,大家熟悉的著名画家梵高就在晚年患了这种疾病,最终割下自己的耳朵自杀。
上一秒天堂、下一秒地狱,穿行在躁郁症的风暴中,情绪就像坐过山车。身处在抑郁和躁狂的“双面人生”中,他们的处境相比抑郁症患者更加危险。这些患者往往无法掌控情绪的轨迹和方向,判断不出下一刻撞向他们的,会是难以言说的低落还是毫无理由的暴躁,抑或莫名其妙的兴奋。
躁郁症,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,它包含了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,非常通俗易懂。而医学和心理学专业人士一般把其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或双相障碍,归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。
在躁狂的高峰状态下,患者会体验到如下心情不同的组合状态:极度快乐,或者欣喜若狂;急躁的心境,感到极度愤怒和敏感。而在间歇期内,患者会变得抑郁、难过或极度沮丧。有时候会对他们自己感到愧疚,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做出决定,往往会想到自杀等。
不同于影视作品和想象力为这一疾病蒙上的艺术面纱,现实中的躁郁症患者往往不是天才,也并非疯癫。他们更多的,只是身陷疾病囹圄的普通人。
那么,面对现实中的躁郁症和躁郁症患者,我们需要了解什么,又可以做些什么呢?
躁郁症发作时会出现典型的三高:一是情感的高涨,二是思维的奔逸。三是运动行为的增多。
1.心境高涨
患者主观体验特別愉快,自我感觉良好,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。
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,但情绪不稳,变幻莫测,时而欢乐偷悦,时而激动暴怒。
部分患者则以愤怒、易激惹、敌意为特征,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性行为,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。
2.思维奔逸
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速,自觉思维敏捷,常表现为言语增多。
患者思维活动常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,讲话的内容常从一个主题很快转到另一个主题。
患者常自我评价过高,表现为目空一切。有时也可出现被害妄想等,多继发于心境高涨,且持续时间不长。
3.活动增多
表现为精力旺盛,兴趣范围广,动作快速敏捷,活动明显增多等。
自觉精力充沛,社交活动多。病情严重时,自我控制能力下降,举止粗鲁,甚至有冲动毁物行为。
4.其他症状
部分患者有记忆力的增强,且无法抑制,对记忆的时间常失去正确的分界。
在发作极为严重时,患者极度的兴奋躁动,可有短暂、片段的幻听,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,伴有冲动行为。也可出现意识障碍,有错觉、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。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。
“曾经失去的,用爱补回来”
关于躁郁症的治疗和预后
双相情感障碍最主要的方式是药物治疗+心理治疗。其中,尤以药物治疗为关键,对于复发率较高的躁郁症患者来说,唯有长期坚持按医嘱服药,才能有效控制病情。除此之外,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还需要社会的支持,需要更多的人理解躁郁症患者,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。
最后,祝福所有穿行在躁郁症风暴中的人都能在未来与阳光为伴,活出属于自己的丰沛一生。